牛!央广网连推五文专题报道龙山这个边地小镇~
编 者 按
打开我国的区划版图,在省市治辖地域之间,高山峡谷平原之中,存在着许多边地小城小镇小村。历史上,都是兵家战略要冲,经济贸易重地,文化交流平台,民族融合地带。
一部中华文明发展史,是融合、交流、竞争、发展史,而这些边地小城小镇小村,保存着文化融合清晰的时间记忆,保存着经济发展珍贵的化石印迹,保存着生活变化真实的年轮刻度。尤其是改革开放,如同大海扬波,波撼边地;边地涟漪,汇成大潮。可以说,在中华民族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中,边地小城小镇小村的发展,既是攻坚前沿,也是节奏关键。
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中心和央广网组织年轻记者,忠实践行“四力”,深入高山深谷,踏访边地小城小镇小村,挖掘普通村民故事,感受时代变化脉搏,推出专题报道《筑梦新时代·小城之夏》,迎接新中国壮丽七十年。
近日,央广网连续推出五篇桂塘镇的专题报道,采取图片、文字和视频方式,全方位多角度解读了桂塘人崇文尚礼、向善自强的故事!
湖南湘西龙山县桂塘镇,西南紧连重庆市酉阳县大溪镇,西交湖北省来凤县百福司镇,三省交界处,立有三块三角界碑,分指三省。
龙山桂塘,群山环绕,城有两条街,老街门面相连是集市,新街车辆来往为公路。中间一条河,不宽不深,大号叫明溪,小名是河沟。中部横跨一凉亭,飞檐红柱,上挂大匾“边陲重镇”。左右楹联为:一脚踏三省湘鄂渝边区和谐春无限,四坝衔三区土苗汉民族团结庆有余。
凉亭有古意,楹联更气势。
这里是我国土家族分布的核心区域,土地肥沃而美丽,民风纯厚又强悍;千百年来,山同脉,水同源,人同宗,民同俗,地缘相连,人缘相依,共同谱写着交界之地民族团结之歌。
桂塘行走,认识了几个桂塘人,都是好客好学好胜的三好桂塘人。如同明溪不能行舟,偏偏端午要组队去隔壁大江大河赛龙舟一样,言谈举止,好胜之心随时外露。
山连山外,小镇人偏居一隅,心往山外;水通世界,小镇人走世界,心系小镇。
家乡桂塘,桂馨人强。(记者:蒋琦)
桂塘,
湘鄂渝三省(市)交界之地,
相传名源于深塘桂香。
晨曦朝露,雄鸡一啼,
唤醒藏隐于群峰之间的湘西小城。
婉转民歌萦绕在峡谷深处,
土家族、苗族在这里聚居,
与邻为善、相处和睦,
文化相交融。
丝竹锣鼓、翠掩玉绕,
自然在这里创造,
地下迷宫奇瑰百变,
万年钟乳沉淀时光点滴。
摩崖石刻、书法碑林,
历史在这里留痕,
土家朝门、万人墟场,
汉戏生根发芽传承永续。
监制:蒋琦 刘京萍 蔡荣波
摄像:石昊鑫 姜文婧 王利 凌姝 张兆福
统筹 撰稿:张乔
后期:石昊鑫 荆宇琦
桂塘镇九年制学校的旧貌与新颜
央广网龙山7月3日消息(记者姜文婧 摄影石昊鑫)“雄鸡一鸣三省闻”,湖南湘西州龙山县桂塘镇,西南紧连重庆市酉阳县大溪镇,西交湖北省来凤县百福司镇,而三省交界处的两块界碑就立在一片山峦之中的团山堡。
“过去桂塘是个出土匪的地方,都说我们是蛮夷之地没文化。但是新中国成立以后,桂塘重教育、重文化的氛围慢慢好起来了,尤其是八十年代开始,爱文学、爱体育在桂塘已成风气。”
桂塘镇九年制学校校长张光文告诉记者,改革开放以来,国运昌盛,桂塘这个省边小镇的经济教育文化事业也得到了空前发展。
桂塘镇九年制学校就是桂塘教育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。这所前身是一所希望小学的学校,始建于1950年,经过近十多年时间的扩建,面积扩大两倍,设施焕然一新,从原来学生数百人的小学,变成了目前龙山县规模最大的九年一贯制学校。
三省学生共读一校 融合发展中的桂塘(从左至右分别为湖南、湖北、重庆三省学生)
“一脚踏三省”的特色在这所学校体现得淋漓尽致。
张光文校长介绍:“我们的学生里,有湖南的,有湖北的,有重庆的。外省籍的学生人数最多时占到了总数的四分之一。”
三省老师同在一校教学(从左至右分别为湖南、重庆、湖北三省老师)
在桂塘镇,三省的百姓联姻、做邻居、交朋友,难以截然划分,一个家庭有三个不同省份籍贯户口是稀疏平常的事。孩子出生了,哪边的政策好些就上哪边的户口,读书也一样。张光文说:“这几年湖北、重庆的高考分数线比湖南低一点,我们就建议外省籍贯学生,初中毕业了回湖北、重庆读高中。”
如今,校园里高标准的五人制足球场、200米环形塑胶跑道取代了过去尘土飞扬的“土操场”,篮球场、排球场、羽毛球场等一应俱全。
桂塘镇素有“群众体育之乡”的美誉,男女老幼崇尚体育。或许是骨子里有好强的基因,对抗性的竞技体育在这里非常受欢迎,比如篮球。自1981年开始,由民间自发组织的湘鄂渝(川)边区春节农民运动会每年都如期举办。大年初一看球赛,已成为当地民俗。
张光文自豪地告诉我们,每年的边区农民春节运动会就是在学校里举行。
除了爱体育,桂塘镇还有一大特色,就是出作家、爱书法。在桂塘镇九年制学校校园里,一道121米长、篆刻着138幅书法作品的“诗墙”成为独特景观。
篆刻着138幅书法作品的“诗墙”
“诗墙”是由梁厚能、杜诗江等本土书法家带头捐赠的。“桂塘出作家,从桂塘走出去的作家,大多数都在我们学校读过书。”
对“桂塘作家群”,张文光如数家珍:蔡测海、黄光耀、梁厚能、彭承忠、向宏恩、杜国平、向维军、王爱等等。“这些人都很有家乡情结,受他们影响,我们这里有更多人也走上了写作的道路。”
十余年来,学校先后获得“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”、“湖南省书法教育基地学校”“湘西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”“龙山县校园文化先进单位”等100余项集体荣誉。
央广网桂塘7月8日消息(记者张兆福)见到王仕辉的时候,你会忍不住想象,当自己到了83岁成为一个小老头的时候,自己还会在搞什么事情?
端午前,一场雨后的清晨,在桂塘镇古道溪村一个叫阴泥沟的土家族寨子,记者初次见到王仕辉这位传奇人物。穿过依山而建、错落有致的木屋,沿着幽暗泥泞的山道往上走,王仕辉就在山后的一片楠竹林里挑选雕刻所用的竹子。令人惊讶的是,尽管已是耄耋之年,老人家手提弯刀,走在弯弯绕绕的山路上,依旧步履轻盈。记者停下拍个照的功夫,他就走得很远了,总要紧赶两步才行。
桂塘当地盛产楠竹,王仕辉要挑选“3岁”以上的竹子。(石昊鑫 摄)
桂塘镇境内有15公里长的乌龙山大峡谷,两岸丛林密布,碗大的竹子更是到处可见。王老能准确地分辨每棵竹子的年龄,是公竹还是母竹,是否适合雕刻。王老说,这些竹子在当地多被用来盖房,成为柴火,甚至腐烂在山里。但到了他手上,竹子就都成了艺术的起点,是十足的宝贝。在竹林里穿行了好一阵,王老终于选定了一棵满足条件的“成年竹”,拿起弯刀准备去砍,可不曾想,王老几经犹豫,刀刃始终没落在竹身上。“我想还是再等等,等它再长长,现在砍了心疼。”
王仕辉判断竹子的年龄。(石昊鑫 摄)
桂塘镇土家族、苗族、汉族聚居在一起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,王仕辉的竹雕就以当地的传统建筑吊脚楼、转角楼、凉亭桥等等为原型,进行一定比例的微缩,再做成竹艺品。王老的目光聚焦在当地的建筑上,但并没有单一地停留在建筑的外形,从里到外,包括建筑内部的桌子、床、茶杯、人物等等,都会容纳到一个作品里。“别看里面的窗子那么小,都是可以打开的。和外地竹雕对比,我的更注重立体感和文化底蕴。”
王仕辉的竹雕作品形式多样,活灵活现。( 石昊鑫 摄)
王老带记者参观他的工作室。墙柜上摆着一堆奖牌,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、湖南工艺美术大师……各项荣誉赫然在目。“不是我自己说它好,每年我带着我的竹雕作品去全国各地参展,全部都是金牌和银牌,都是专家学者评的。”王老很自豪。
王仕辉八岁时,爷爷挑他开始学习竹雕,理由很简单:王仕辉有一双画眉眼,是做竹雕的好料子。“搞这个竹雕心要静得下来,坐得住;还要有审美能力,多少得有点绘画基础。”王老大笑着谈起微缩竹雕的选人要求,“我父亲和我哥哥好动,所以搞不成,我是隔代传承。”王老可以一整天坐在屋里雕刻,右手食指凸起一层厚厚的老茧。
尽管已是高龄王仕辉的视力很好。(石昊鑫 摄)
其实,王仕辉并非一直都在做竹雕。年轻时迫于生计,他做过建筑工,后来还当过兵,退伍后又成了村里的教书先生。一直到1992年退休,他才拾起这门手艺,专门做起竹雕。现在,王仕辉创作了百余件作品,每件作品耗时几个月到几年不等。最初,每次雕刻前,王老都得拿着尺子实地测量一周左右,但时间久了,他用眼睛一看就知道刻多大比例,连测量工具都省去了。
正式雕刻前王仕辉要先打好“草稿”。(石昊鑫 摄)
和王爱讲的“蚯蚓变龙”“竹林生书”的故事一样传奇可爱,听到一把年纪的王仕辉讲出他的人生梦想,有同样的感受。
“这边做小木屋,供游客住宿;这边做竹雕微缩景观,把湘西甚至整个湖南省的特色古代建筑‘搬进来’;还有一边做成微缩竹雕博物馆和传习所……我给他取名:小武汉三镇。”在家乡寨子三座山头前,王老声音洪亮,手舞足蹈描绘着他的宏大规划:他要单用竹子搭三座桥,把三座山头连起来,做成中国唯一的微缩竹雕园。
王老梦想建个湘西武汉三镇。(石昊鑫 摄)
王老没有开玩笑。
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“土家微缩竹雕”技艺传承人,王仕辉收了17个徒弟,包括他的儿子和女儿,传承本不是问题。但令王仕辉苦恼的是,微缩竹雕耗时耗力,开始时很难以此维持生计,徒弟们基本都外出打工,竹雕只能成为一个“业余爱好”。为此,王老想尽办法激励他们。今年,王老和家人自掏腰包,在家乡阴泥沟流转了大片的土地。王仕辉开始把他的梦想付诸实践,第一座山头的木屋已经慢慢盖起来了。王仕辉预计,整个项目做完需要1000万资金。“师父搭台、徒弟唱戏”,王老信心十足,他希望通过旅游能提高土家微缩竹雕的知名度,给徒弟们提供一个专心做竹雕的场所和机会,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。
王仕辉说,他坚持这么做,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:保护寨子。他告诉我们,家乡的传统古建筑近几年拆毁严重,他十分担心寨子会失去原有的风貌。“老寨子里很多木房子都是我亲手参与建起来的,我的很多灵感都来源于此。现在大家还意识不到传统村落的宝贵,我只有用竹雕吸引游客,大家欣赏我们的小木屋,才能保住它。”
王仕辉家院里堆满绿植。他酷爱植物,他说这也是做好竹雕的条件。(张兆福 摄)
王仕辉意识到现今人们审美多元化,一直尝试着创新。在他的工作室,摆放着几件竹雕作品。其中一件叫“世外桃源”的作品尤为特别,它是竹雕和根雕结合起来的,将竹雕建筑置于马铃官木上,形成一栋栋丛林木屋的静谧景象,据说价值至少在40万元以上。王仕辉清楚竹雕工艺观赏价值高,但实用性较弱,他计划着进一步尝试做些杯子、椅子、窗子、文具等等实用工具,降低竹雕艺术的门槛。
世外桃源”(张兆福 摄)
如今,桂塘镇依靠乌龙山大峡谷景区,旅游业刚刚起步,王仕辉计划着把当地的景观也以竹雕的形式“搬到”他的竹雕园里。“我80多岁了,身体还算硬朗,只要能做得动,我就要把它搞好!”老人一个劲地笑,像个孩子一样。
王仕辉很幽默,十分爱笑,多次请记者不要吝啬笔墨宣传他们的技艺。(张兆福 摄)
央广网桂塘7月8日消息(记者凌姝 姜文婧)“山到路头遇贼道……”回到了自己出生的桂塘镇二厅岩古寨中,65岁的彭贤忠信口哼出了记忆中仅存的一句汉戏唱句,铿锵古朴,抖落出这座边区小城曾经的繁华热闹。
二厅岩古寨中,彭贤忠信口哼出汉戏唱句(央广记者张兆福摄)
桂塘镇地处湘鄂渝(川)边区,自古交通四通八达,康熙年间就已然兴盛,每逢赶场,万人云集,是远近闻名的湘西重镇。据《龙山县志》记载:清道光初年,汉戏传入桂塘镇,全村均为彭姓的二厅岩古寨里,湘鄂川边区第一个汉剧科班《凤鸣班》鸣锣开场,随后又在此传承三代,以戏教化,敦促桂塘人崇文尚礼、向善自强。
新旧交融的村寨,讲述着桂塘的发展与守候(央广记者张兆福摄)
石匠彭贤忠便成长在古寨的汉戏余韵之中,只是如今的二厅岩,戏台早已倾颓,只有寨口郁郁森森的古树还照拂着寨中没有离去的彭姓子孙。生于银匠世家的彭贤忠,自小好强,18岁就学下了刻石的手艺,之后又自学书法,一双巧手,刻碑写联,在桂塘镇打出了天下。
写字刻碑,一双巧手在桂塘镇打出了天下(央广记者张兆福摄)
从“农业学大寨”的宣传标语到“喜烛生花”的寻常门联,再到”桂塘十景”的地方标识,桂塘小镇内外,比比皆是彭贤忠的作品,但最教他得意的,是一条绵延百米的摩崖石刻走廊,就在二厅岩的村口,他日日攀援在陡峭的河壁之上,从2010年夏天刻到了2015年,耗尽5年心血,却分文未取。
“一脚踏三省,说的是我们这里的地理位置,楚蜀古道,这条河通四川,也通湖北,这是老路,清政府的时候就是老路了,桂馨塘碧,就是讲我们桂塘,美丽漂亮。”在二厅岩村前的跳岩河壁上,25幅书法作品凿刻其上,彭贤忠指着其中的词句,给我们讲起了桂塘的风土人情。
彭贤忠指着自己的作品,自豪不已(央广记者张兆福摄)
石刻大都出自书法名家,不少还是桂塘籍的文化名人,崇文尚礼的地方文化可从这条走廊窥见一二。但石刻走廊能够凿成却赖彭贤忠好强的性子。摩崖石刻,需用竹竿层层搭架,刻石匠攀援在山壁上,先将山壁凿平,再将书法提于山崖之上,最后钻机凿刻,才得完满。刀切斧凿的河壁上,还存有一处未完成的石刻,用水泥敷着。彭贤忠告诉我们,这一处不满意,过段时间要修改修改。
为了刻好石刻,彭贤忠撘成的梯架被水冲毁过十次,自己的身体也添了新伤。夏天河里涨水,连做石刻的工具也被水冲走过3次,只能自掏腰包两、三千置办新的。既然是分文未取,怎么还如此精益求精?
彭贤忠说:“当时刻这个石刻是在杂志上看到有摩崖石刻,我就想,我们桂塘以后肯定还是要发展起来的,那就要留存些地方文化!我,大的本钱没有,把这些刻出来,再过个几百年,它就有历史价值了呀!”
尽管已经把家从二厅岩古寨搬到了桂塘镇的街道上,但彭贤忠心心念念的依旧是为家乡寻回往日的繁华,除了免费刻石,他还曾贴钱办过运动会。
“当时想法很简单,就是春节的时候,大家都死气沉沉的,没有什么节日气氛,想让大家热闹一下。”说起边区运动会,彭贤忠眼中放光,从1981年开始,他在二厅岩办起了民间运动会,前两届运动会,他分别掏了174元和232元,遍邀三省边区的近邻,“一不小心”就办成了跨省活动。自此,湘鄂渝(川)边区春节农民运动会成了三省交界处的春节传统,年复一年,至今已有38年历史。
1981年彭贤忠在首届边区运动会上留影(彭贤忠供图)
时光荏苒,前两届运动会的举办地二厅岩早已也变了模样,一栋栋崭新亮堂的水泥房开始在寨子里见缝插针地生长,已历百年时光的的古屋则依旧伫立一旁,新旧交融,讲述着桂塘镇的发展与守候。
尽管儿女都已经离开了桂塘,去更大的世界安家,彭贤忠却不愿离开,这里还有他未做完的梦、属于桂塘的梦:“虽然我现在65岁了,一身都是病,但是我还是想把我们桂塘所有的景点都刻上摩崖石刻,我们桂塘是个好地方。”
不愿离开的彭贤忠还有未尽的桂塘梦(央广记者张兆福摄)
转自央广网
从驻村日记看“一村一辅警”:4个月走访10万余人次,为民办实事3899件